淡淡的輕愁──評日劇《名牌愛情》
一、劇名:《Brand》(《名牌愛情》)
二、腳本:田淵久美子(《新聞女郎》的編劇)
三、主要演員:今井美樹、市川染五郎、吉田榮作、佐藤藍子、江波杏子等
四、主要人物:
1. 川島碧(35歲,今井美樹飾),獨身未婚能力超強的女強人,是名牌服飾迪奧的活動策劃負責人,表面上是工作認真的工作狂,其實是內心空虛,怕在空閒的時候面對真實的自我。
2. 神崎宗一朗(25歲,市川染五郎飾),白洲流茶道第十五代的傳人,對於其一生下來就被決定人生充滿反叛心理。在動物園偶遇川島碧,發現碧和他一樣對人生有同樣的疑惑,故意到迪奧應徵,成為碧的部下。
3. 堀口一仁(34歲,吉田榮作飾),迪奧公司的企劃採購,川島碧的前男友,三年前和川島碧分手,但是對於碧舊情難忘。
4. 森山由里(24歲,佐藤藍子飾)碧的部下,對於宗一朗有片面的戀情。
5. 日向遙子(54歲,江波杏子飾)日本迪奧公司的總經理,是最早發現碧和宗一朗兩人趣味相投的人。
五、主題曲:〈Goodbye yesterday〉(今井美樹:主唱,布袋寅泰:作詞編曲)
六、製作人:和田行(富士)、加藤正俊
七、制作:富士電視
八、時間:2000年1月
九、故事大綱:
1. 川島碧(35歲),是名牌迪奧的活動策劃的負責人,表面上是工作認真,能力超強的女強人,其實是因為她生活態度認真,常常思考我是誰?為何在這裡?為什麼要生到這世間?等等問題,得不到解答,內心空虛,必須藉著拼命工作來逃避人生的虛無感。
2. 有一天碧因為身體檢查,有血壓過低、白血球太少等症狀,被上司強迫休假。工作狂似的碧,對突如其來的休假,有點不知所措,休假期間百般無聊,只好以到老同學家串門子,參觀美術館和動物園打發時間,並在動物園偶遇到動物園求職的宗一朗。
3. 神崎宗一朗(25歲),是茶道名門白州流第十五代的傳人,因為他的人生在一出生,就已經決定,對這樣的命運,充滿著無奈和反叛的思想。大學畢業和父親達成請假三年,三年之後再回去繼承家業的協議。其中二年到世界各地流浪,最後一年回到日本,覺得自己和動物園的動物一樣,受到很多限制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和動物園的動物同病相憐,在動物園邂逅內心空虛常常自問:人為何出生、我是誰、為何待在這裡、為何來此等問題的川島碧。故意到迪奧應徵,成為碧的部下。
4. 宗一朗有無以逃避的命運,碧是美人遲暮的職場女強人。兩個人女大男小,年齡相差十歲,又是上司部下的關係,一般不太可能發生戀情,但是由於兩人趣味相投,在待人處世見解相通,彼此互相吸引。
5. 本劇的男女主角就在各種壓力與挑戰下,互相吸引與排斥,並展開其無以逃避的戀情。
十、分析──本劇的特色
1. 清淡的口味:以本劇的題材,編劇可以以強烈的衝突,衝激性的激情來處理。但田淵久美子不作此圖,反而刻意將本劇做冷處理,不煽情不渲染,限制衝突的規模,以減低劇情的張力。再加上演員的cast雖然不是泛泛無名的小牌,但也不是由當前最紅的偶像擔綱演出,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平淡無味,就像日本料理一樣口味清淡,但卻是口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
2. 原味之滋味:原味的滋味日本料理的特色,也是日劇的一大特色,日本料理中的菜都保持其原味,其烹調和醬料的調配,也都是要襯托主菜的原味為主要任務。日劇也是如此,其主次要演員之搭配也是這樣。甚至於在選角時,演員的選擇也都是選擇和劇中人年齡、個性、思想、經驗類似的演員擔任。所以演員所演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在劇中情境中的反應和詮釋。
3. 在本劇中今井美樹飾演美人遲暮事業有成的女強人川島碧,愛上小自己十歲的小情人,其心慌意亂、手足無措的表現十分生動逼真,惹人憐愛。在現實生活中今井美樹和布袋寅泰苦戀多年到將近四十歲才結婚,在三十五歲時徘徊於事業和愛情的抉擇或和比自己年輕的小戀人戀愛,說不定都是今井美樹真實的生活經驗和寫照。
4. 而市川染五郎飾演繼承茶道名家白州流第十五代傳人的角色也和本身的身份相類似,染五郎是女星松隆子的哥哥,本姓松本,因為繼承歌舞伎的傳統,改姓市川。歌舞伎的繼承人和茶道的傳人固然不同,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上和在心理上可能也有某些相同之處吧,也難怪他在劇中的表現那麼自然而深刻了。
5. 淡淡的輕愁:本劇當中有傳統與現代的衝突,也有理想與現實之矛盾,還有時間的壓力,編劇田淵久美子一向不給:從此男女主角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等簡單而廉價的解答,都是只給自我醒覺和努力的方向與目標。到底宗一朗的努力和奮鬥,來不來得及改變傳統、實現理想,迎接已經遲暮川島碧?令心擔心。再加上本劇的主題曲〈goodbye yesterday〉婉轉動聽,今井美樹甜美而帶有一點哀愁的歌聲,更渲染了這股淡淡的輕愁,令人不知不覺得替碧擔心起來:『間(ma) ni 合(a)wanaika na?』 (會不會來不及哪?)
十一、 感想
1. 日劇的魅力:很多人喜歡看日劇但說不出什麼道理,就像很多人喜歡日本料理,也說不出所以然,其實日劇和日本料理中間有驚人的關連性,口味清淡但是又令人回味無窮。尤其是吃膩了油膩重口味的美國食物,受不了美國電影強烈聲光影像精神凌虐的朋友,吃一餐清淡的日本料理,看一齣清新的日劇,都有難以描述的回味。清淡的口味,也是日劇的魅力之一。
2. 硬性話題之軟處理:本劇表面上是一般的愛情片,但是編劇田淵久美子喜歡在劇中探討嚴肅的話題,如:在《STYLE》、1998年《新聞女郎》到2000年本劇《BRAND》,久美子劇中的主角都有堅持理想有話直說的個性,在本劇當中更探討:我是誰?會何生在這裡?出生在這世間的目的何在?等嚴肅的話題,不過久美子並不對這些剛性的話題做理論性的討論,反而透過男女主角的互動過程中,來探討其解答。也就是將這些嚴肅的話題,融合在男女愛情的產生、壓力、困難、緊張、互動中來展開。將這些嚴肅的話題做了軟性的處理,是久美子作品的特色。
3. 探討以上的話題和解答:我是誰?為什麼出生在這裡?人和人的偶遇不是偶然的,而是為了發現其真正的自我,為了讓對方發現自我而『出會』(De Au跌奧=相識)的。這些話如果把它用佛教或哲學術語表達,可以做一篇嚴肅的學術性文章吧。
4. 哲學性濃厚、富有佛學味道的片子也可以拍得如此生動嗎?還是只是掛著嚴肅招牌的二流愛情片?文學作品只純粹表現文學就好,還是負有文以載道的使命呢?一直都是文學界的話題,現在的文學理論大概傾向於只要表現文學就好,但是偉大的文學作品,除了其藝術表現,也大都帶有刻劃人性,探討人生的人文傾向,不純是只是文學表現而已。田淵久美子的劇作,或許不是最傑出的作品,但是在日劇當中,的確是別具一格。(91/07/12)(END-1)
5. 這一部戲的主題不只吸引今天的我,就是二十五歲時候的我也會被它吸引,從十幾歲讀了朱自清的〈匆匆〉:「聰明的你告訴我為什麼要白白來走這一遭」,我就一直不斷的思考:為什麼要來走這一遭?既然來了,要怎麼樣走才不會白白的來走這一遭?退伍下來我把自己弄的很忙碌,就是怕空閒下來時面對這些問題,面對人生的空虛。如果有人能告訴我答案,我一定跟著他走,當然你們都知道那人是誰了。你們呢?有沒有想過:要怎麼樣才不會白白的來走這一遭呢?你們的答案呢?(91/07/13)(END-2)
6. 在日劇的腳本作家當中,北川悅吏子的名氣固然比田淵久美子略勝一籌。但是北川名氣大了之後,好幾部戲好像都是套同一種成功的模式。(如前〈苦澀的美感〉一文中已述),不像田淵不斷的創新,不斷的自我挑戰和拓展新領域。從台灣可見的幾部劇作:《新聞女郎》(1998富士電視)、《Style》(譯為『造形師』或『我形我素』2000朝日)、《Rouge》(譯為『口紅』)(2001NHK)和本劇《Brand》(譯為『名牌愛情』)(2000富士電視),當中可看到其進步之軌跡。田淵她本人和劇中的主人翁一樣,都是勇敢的迎向未來向過去說:「Goodbye yesterday」,不斷的努力用功求進步的人,戲裡戲外同樣令人感動。(本段 91/08/03補述)
後記一:今天讀楊永良著之《日本文化史》(語橋文化,1999年),提到《源氏物語》這本書,他說江戶時代的本居宣長對《源氏物語》的看法最具說服力,本居認為《源氏物語》主要是要表達『物(mono) no哀(awa)re』,這種『mono no aware』可以解釋為『人因大自然、人生、藝術等的觸發,而產生深刻的哀愁』,這種哀愁的美感,一直影響到現在的日本。「哀愁的美感」,之前我不記得有看過類似的評論或文章,憑直覺寫的評論,居然還可以和大評論家的評論接軌,看樣子我對日劇還有一點sense感觸。(91/07/12) 《》()〈〉
附劇照:1. 碧困惑的表情 2. 心不在焉的樣子。3.被告白時困惑的樣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